在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进步,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V和国VI就是两个重要的排放标准,它们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出了不同的限制,国V与国VI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两者的差异。
定义与背景
- 国V:全称为“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标准主要针对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的尾气排放进行了严格规定,旨在减少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 国VI:全称为“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a(2020年7月1日实施)和b(2023年7月1日实施)两个阶段,相比国V,国VI不仅提高了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传统污染物的控制力度,还首次引入了对颗粒物(PM)、非甲烷总烃(NMHC)以及氨(NH3)等新型污染物的限制要求。
技术差异
-
控制目标不同:国VI相较于国V,在控制目标上有了显著提升,对于轻型汽油车而言,国VI a阶段的一氧化碳排放限值比国V降低了50%,而国VI b阶段则进一步降低了66%,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也被大幅削减,从国V的每公里60毫克降低到了国VI a阶段的每公里42毫克,最终降至国VI b阶段的每公里35毫克。
-
测试方法改进: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车辆的实际排放情况,国VI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测试方法,比如增加了实际道路行驶条件下的排放测试,即RDE测试(Real Driving Emissions),这种测试方式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驾驶环境中车辆的排放表现。
-
新技术应用:为了满足更加严苛的排放要求,车企不得不采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发动机燃烧效率、使用更高效的三元催化转化器、开发低滚阻轮胎等方式来降低油耗及排放;部分车型还会配备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以减少NOx排放。
影响及意义
- 环境效益:实施更高级别的排放标准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保护公众健康。
- 产业升级:推动汽车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快淘汰老旧高污染车辆。
- 国际合作: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逐步提高国内汽车排放标准也是履行国际承诺的表现之一。
国VI相对于国V来说,在控制目标、测试方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调整,体现了我国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与行动,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符合甚至超越现行法规要求的节能环保型汽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