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是深沉的、是永恒的,那就是母爱,母亲,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名字,她用她的双手撑起了我们的世界,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些经典的诗句,来表达对母亲伟大形象的赞美和感激。
- 《游子吟》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歌颂母爱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朴素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厚的爱,诗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描绘了母亲为远行的孩子细心缝制衣物的场景,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表达了孩子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回报母亲那如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恩情。
- 《别老母》 -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的这首诗写于他离家远行之时,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不舍和愧疚之情,诗中“搴帷拜母河梁去”描绘了诗人告别母亲的情景,而“此时有子不如无”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责和无奈,认为自己的存在给母亲带来了更多的担忧和痛苦。
- 《母别子》 -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白居易的这首诗通过对比新旧人的不同待遇,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无情,它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孩子未来命运的忧虑。
- 《送母回乡》 - 王维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得同西归。
王维的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对母亲离别时的不舍和哀伤,诗中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描绘了秋天送别时的景象,而“所嗟人异雁,不得同西归”则表达了诗人无法陪伴母亲一同返回家乡的遗憾和无奈。
- 《墨萱图·其一》 - 朱熹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朱熹的这首诗通过对萱草花的描绘,引出了对母亲深情的思念,诗中的“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直接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担忧,以及孩子在外漂泊的艰辛,而“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自责,觉得自己无法像鸟儿那样自由地回到母亲的身边。
- 《忆母》 -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泉台见不着。 欲知四德谁优备,永忆三迁慈母心,千秋青史留名节,百代红颜报苦辛。 动容回首凄凉景,诉不尽孤儿零丁苦,道出此间酸楚情,夜阑犹梦儿时乐。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寸草难报三春晖。
倪瑞璿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描绘了诗人对母亲安危的担忧;而“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泉台见不着”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逝世的悲伤和对无法再见母亲的遗憾,最后两句“寸草难报三春晖”更是点明了主题——子女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完全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 《母爱》 -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可是你不知道,我是你永远的女儿呀! 你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我的眼前, 我的心底也在顷刻间空荡荡地塌陷下去。 母爱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神清气爽;母爱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一片青翠;母爱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吹散云雾,让你恢复原来的自己;母爱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舒婷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 《母亲》 - 冰心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的这首诗简洁而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对母亲庇护和关爱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将母亲比作荷叶,自己比作红莲,形象地描绘了母亲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场景;而“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则进一步强调了母亲在孩子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